亚太纵横

  • 全球产业链和货物贸易格局演变及中国应对策略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季剑军;

    当前,全球产业链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产业链朝着数字化、低碳化方向重塑,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产业链内向化、区域化、多元化趋势日益突出,不仅造成商品跨境流动规模下降,导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低迷,也对货物贸易商品流向、贸易模式等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应准确研判全球产业链的重塑方向及其对全球货物贸易格局的影响,准确分析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货物贸易格局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在产业端和贸易端同时施策,实现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的正向反馈机制。

    2023年06期 No.24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理解全球绿色治理: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

    汪万发;

    全球绿色治理已经演化成为一个复杂的治理系统,涉及认知、手段、关系等诸多变量,具有联动性、整体性属性。用全球绿色治理认知、全球绿色治理手段、全球绿色治理关系的“三位一体”整合性分析框架来理解复杂的全球绿色治理、预测不确定性的全球绿色治理走向和统筹推进全球绿色治理实践。通过新时代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后《巴黎协定》时代全球气候治理这两个典型的全球绿色治理案例来检验此整合性分析框架,从而充分理解并有效分析全球绿色治理的复杂变化,拓展全球绿色治理的理论认识及知识增量,统筹协调推动全球绿色治理实践。

    2023年06期 No.241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亚太金融

  • 外汇市场风险传染的效应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

    余海华;

    基于2006—2018年全球44种主要货币相关性,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解析外汇市场关联的风险传染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外汇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风险传染效应,外汇市场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和吸收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各外汇市场在网络中聚集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板块,各板块内部成员之间及板块之间也存在不同的风险传染溢出效应,外汇市场风险可以通过贸易渠道和地缘联系发生传染;人民币外汇市场主要与SDR篮子货币外汇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和中东石油大国的外汇市场发生风险传染;汇率制度选择和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市场风险传染具有显著的重要影响,降低汇率制度弹性和扩大资本账户开放可以减少外汇市场风险传染。

    2023年06期 No.241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亚太贸易

  • 服务贸易创新与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强永昌;李嘉晨;

    以2008—2021年992家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多期DID及合成DID方法检验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性服务企业作用明显,对消费和公共服务企业无显著作用;对非国有企业促进作用更大,且更有利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更有利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地区的企业;政策可通过降低短期借款依赖度和综合税率的方式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3年06期 No.241 3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量化分析

    刘金全;申瑛琦;张龙;

    在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转折典型事实解析基础上,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走势进行收缩阶段划分,进一步通过SV-TVP-FAVAR模型量化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冲击影响,重点刻画不同阶段宏观经济变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加入WTO20年来,中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波动转折对内外部冲击反应较好,其走势基本符合当期阶段性贸易市场环境;中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基本呈现宏观经济负向冲击特征,不同政策目标的响应状态存在差异;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存在阶段差异化响应特征,上升期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影响比较显著,呈现“扩大”效应特征。

    2023年06期 No.241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李加林;陈炎伟;陈秋华;

    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使用年度贸易额面板数据,对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RCEP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差值、外贸开放度和贸易便利化等因素能显著提升贸易效率;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潜力与贸易可拓展空间较大,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应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增进贸易效率,有效拓展贸易空间,持续提高贸易质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023年06期 No.241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国别经济

  • 碳中和目标下日本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周旭海;胡霞;罗崇佳;

    配合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整体目标,日本政府在其发布的《绿色食物系统战略》中提出了2050年农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的目标,并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日本政府出台碳中和目标下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主要有三方面考量:一是农业绿色转型具有特殊性;二是希望以此为契机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意在抢占国际环境治理规则制定先机。当前,日本政府对于该项战略的配套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增加财政投入、实行税收优惠和提供融资支持。

    2023年06期 No.241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 美国技术标准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侯亚;侯俊军;汤超;

    检验结果表明,美国技术标准增量显著且稳健地提升了中国对美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只有在美国进口中间品较多的企业、ANSI采用非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标准、出口经验大于4年的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样本中,美国技术标准提升中国对美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才会显著存在。通过将样本按产品质量差异进行分组检验发现,存在美国技术标准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质量的学习效应;美国技术标准对低生产率、低产品质量企业的倒逼机制是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途径。

    2023年06期 No.241 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 东盟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及前景分析

    杨程玲;

    东盟能源结构长期依赖化石燃料,各国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传统能源供需结构已难以为继。东盟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主要选择。当前,东盟各国相继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加快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可再生能源区域互联互通和域外国家合作,以期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的供需结构。尽管东盟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初步效果,但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其能源转型的前景取决于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的效果。

    2023年06期 No.241 94-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中国对外开放

  • ESG表现对企业出口影响研究

    陈芳;吴春玮 ;冯权伟;

    利用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与海关进出口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了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研究发现:ESG不仅能显著提升出口概率,还能有效促进出口规模的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可以通过提升外部融资能力、减少企业风险、推动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助力企业出口;ESG表现对出口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非成长期企业、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以及高社会关注度企业中更加显著。拓展研究发现:企业可以凭借ESG优势在东道国环境和治理水平较低的地区进行出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强化企业ESG表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2023年06期 No.241 10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 中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研究——基于与其他数字贸易规则的比较

    叶凌寒;翁东玲;

    贸易的数字化正在推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深刻变化。随着数字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贸易规则便成为当前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关键议题。在分析中国数字贸易规则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数字贸易规则的比较,为中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提出新策略。中国在构建数字贸易规则时,应以监管合作为目标,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国内规制体系。在争议性较大的数字贸易议题方面努力探寻中国方案:对内实施“扩大跨境数据流动先行试点范围+逐步完善国内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的模式,对外有条件地逐步有序开放跨境数据流动;采用“数字产品概念+负面清单+例外条款具体化”的措施;进一步明晰数字知识产权议题中例外条款的具体范畴;对标高标准金融科技合作、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国际规则。

    2023年06期 No.241 11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全球供应链风险敞口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研究

    亢梅玲;黎聪慧;陆凌翱;

    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利用冲击法测度出中国半导体企业受美国影响的全球供应链进口侧风险敞口,并探讨了这一风险敞口与中国半导体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半导体企业受美国影响的全球供应链进口侧风险敞口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利润水平,降低了企业经营绩效。其影响路径主要为降低中国半导体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库存效率。研究为中国半导体企业有效应对外部供应冲击,提高自身经营绩效,高水平融入全球供应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2023年06期 No.241 12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台港澳经济

  • 中国大陆数字经济发展对两岸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研究

    朱磊;高自旺;罗丹;

    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是全球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途径,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亟待探讨。基于中国大陆2013—2021年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定量探究了大陆数字经济发展对两岸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陆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两岸的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关联的提升,但是对间接和深度价值链关联影响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大陆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大陆前向RCA较大和后向RCA较小行业的两岸价值链关联,但对前向RCA较小或后向RCA较大行业的作用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大陆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推进大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两岸联通性增强,进而提升两岸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关联。

    2023年06期 No.241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两岸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选择

    陈先才;林兆龙;

    海峡两岸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属于两岸同胞。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是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要求,有助于推动台胞台企全面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对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但受台湾方面政治干扰、外部环境以及台商台企自身认知误区等因素制约,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仍面临诸多困难。当下,共建“一带一路”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台湾同胞应当更广泛更深度参与其中。大陆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开启“一带一路”共建新征程,推动台湾地区优势产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支持台湾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和金融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保障,以此夯实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2023年06期 No.241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