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汉隽
<正> 当今的亚太地区国际分工格局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是一种水平与垂直分工在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类型国家(地区)交叉并存的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它对亚太地区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参与分工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亚太地区国际
1988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魏嵩寿,郭尚华
<正> 一 战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四小龙”及东盟国家(新加坡除外,下同)与美国之间贸易和国际分工有了巨大发展,已经成为范围广泛的环太平洋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进一步加深了环太平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对
1988年05期 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单玉丽
<正> 亚洲“四小龙”在历史上都以农业为基础。战后,国民经济的振兴,一方面使传统古老的农业展现出一派生机;另一方面在与日俱增的工商业的冲击下,农业也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的新考验。那么,如何对农业赋予新的生命,促使其进行根本性的转化,即从传统农业经济形态过渡到以工商业活动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形态,已成为亚洲“四小”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把农业与社会经济结构联系起来,从正反两方面探
1988年05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姜明
<正> 一、发展 南朝鲜、香港和台湾(本文简称之为亚洲“三小”)纺织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是初建期此间,亚洲“三小”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它们先后推行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以消费资料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上。 战前,南朝鲜的纺织业就有一定的基
1988年05期 19-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叶德磊
<正> 1985年底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日本对远东地区(包括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直接投资有了新的发展。 一、现状 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对远东的直接投资曾一度跌降,如1984年日本对远东的直接投资
1988年05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李国章
<正> 一、过程和特点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南朝鲜推行了以进口替代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内外条件的变化,这种经济发展战略暴露出许多问题,已难以适应当时南朝鲜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从1964年起便转而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988年05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徐建国
<正> 近二十多年来,泰国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增长率,在六十年代每年平均为8%,七十年代为7%。八十年代初,由于石油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率明显减慢。进入1986年之后,泰国经济重新出现复兴景象。经济增长率从1985年的3.2%上升为4%,国际收支出现了66亿铢的顺差(约合2.5亿美元),这是二十年来的第
1988年05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何元忠
<正> 一、台湾电子工业发展概况 目前,台湾电子工业已具相当规模,以电子信息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台湾各类出口产品总额的19%以上。由于电子产品的巨大贸易顺差,制药业、运输业及工业化学业的贸易逆差得到弥补。台湾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整个台湾经济的繁荣和昌盛起了重要
1988年05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王健民
<正> 近两年来,香港经济虽然内部面临劳工短缺与通货膨胀的压力,外部受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但在其他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其进出口,转口贸易仍大幅增长,投资持续增加,物业市场依然活跃。今后几年,香港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未来香港经济的发展,虽然不排除世界
1988年05期 42-4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隋广军
<正> 七十年代后的澳门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巨大变革,主要的经济指标已经跨入了亚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在未来的十一个年头中,如何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腾飞,进而跨入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行列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是所有关心澳门发展前途的中外人士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1988年05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 张力
<正> 债务问题是包括新兴工业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一现象按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模式解释,是由储蓄和外汇两个缺口所造成的。解决这两个缺口的途径,就是要对外举债。 但是,自七十年代末,尤其是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延期支付债务之后,债务危机接连
1988年05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余东芳
<正> 1986年以来,在世界经济转入缓慢发展的情况下,泰国经济显示出引人注目的活力。 泰国经济随着1986年的回升和发展,1987年有了较大的增长,经济增长率从1986年的4.2%上升到1987年的6.5%,出口额增长22%,进口额减少3%,投资额达1900亿铢,旅游收入增加20%,约达473亿铢,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以下。1987年泰国出口总值约2850亿
1988年05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许小胜,万红
<正> 一、“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经济的基本情况 在1953年遏制了“光复时期”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台湾进入了初级经济建设时期。在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当时的台湾当局考虑到发展民间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以及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需要,采取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政策。所谓“进口替代”,即以进口机器设备替代进口消费品,以自己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消费品,
1988年05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杜强
<正> 一 对外直接投资是使资本跨越国界运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结果是实现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筛选和组合。直接投资不仅涉及货币资本运动,而且推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流动。它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是资本的国际运动,因
1988年05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韩继东
<正> 一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竞相发展高技术密集产业是当今的一大趋势。 当前亚太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我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时,极力进行技术封锁,企图在科技上甩掉我们,至少要与我们保持10—20年的差距。日
1988年05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兰益江
<正> 在一国或相对独立的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可充分运用各种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法令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国家之中,一个省或数个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在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法令措施的制定
1988年05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萧高励
<正> 在引进技术的时候,进口单位必须要经过有关机构的审批,才可能得到所需的外汇来向国外的出口商进行货币支付和调拨。这里,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与技术引进有关的外汇管理与国际结算问题。 外汇管理又称为外汇管制,它通常是指一国为了避免对外收支危机和本国外汇储备的流
1988年05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