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

  • 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的内在逻辑、关键问题与有效路径

    黄维;赵杨归一;

    新质生产力是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银发经济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错位失调、产业和资源区域分布失衡、人才储备不足、市场和行业监管标准缺失等问题,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品质赋能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科技赋能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人才赋能引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及制度赋能优化市场和行业监管标准,打通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银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025年01期 No.248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亚太纵横

  • 人民币高质量国际化的内涵、逻辑与路径

    李俊久;

    人民币高质量国际化内含货币职能、制度支持、技术赋能、合作对象、发展根基五个关键要素的“高质量”,其深层逻辑在于,它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崛起的应有之义、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规避美元体系风险的重要依托、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生动诠释。为推进人民币高质量国际化,中国有必要从当前“由点到面”的棋盘式布局,转向以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西欧、非洲、大洋洲、南美的重点国家或地区为关键节点,构建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合作网络。

    2025年01期 No.248 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发展与中国因应——基于CPTPP、USMCA、EJEPA和RCEP的比较

    刘晓宁;

    知识产权规则变革是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重要领域。当前,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发展呈现出保护客体不断扩展、保护强度显著升级、执法措施更趋严格、规则体系由多边转向区域、规则诉求更加多元等趋势。通过比较CPTPP、USMCA、EJEPA、RCEP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中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工业设计、未披露试验数据等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以及国际条约、执法条款、过渡期条款、倡导性条款、透明度条款、例外条款等重点条款的规则细节,对全球知识产权规则水平作出全景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知识产权规则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在目标导向、保护内容、执法措施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和差异,并从推动多双边谈判、构建规则范式、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发挥试点平台作用、完善法律法规等角度提出中国因应之策。

    2025年01期 No.248 2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 基于BEPS项目的全球税收治理框架探索:问题、影响及完善

    洪菡珑;

    基于BEPS项目的全球税收治理框架遭受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有效发声并争取利益。全球税收治理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保障国际税收谈判及决策的代表性与平衡性,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参与全球税收治理的国家既要认清不同国家在资源、能力和相对议价实力上的差异,也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完善BEPS包容性框架的民主性与透明度有助于促进全球税收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担负起大国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5年01期 No.248 4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亚太贸易

  • 自由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化、产品策略与中国企业ESG表现

    孟夏;董文婷;张宁;

    重视环境问题,提高企业ESG表现是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波特假说”,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化与中国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FTA环境条款深化显著提升清洁生产型企业ESG表现,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ESG表现截然相反。企业性质、规模、环保意识以及地区环境规制对两类企业具有异质性影响。FTA环境条款深化使两类企业选择不同的产品策略以改善ESG表现。清洁生产型企业实行产品多样化策略,污染密集型企业则选择绿色产品及数字产品策略。研究结论为中国缔结高标准自贸协定以及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年01期 No.248 6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 数字贸易规则和数字贸易壁垒下的数字服务出口

    贺娅萍;

    基于区域贸易协定和数字贸易限制措施两个维度,选取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探讨多边与单边数字贸易政策与数字服务出口之间的关系,检验数字贸易规则和数字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规则能显著促进数字服务出口,且规则内容的广度扩展能进一步增强此效应,而内容的深度细化并未带来同等效果;数字贸易壁垒对数字服务出口构成明显障碍,且对进口国的影响程度高于出口国,尤其是与知识产权相关壁垒的制约作用最为突出。此外,数字贸易政策通过成本管控和创新机制对数字服务出口产生影响。

    2025年01期 No.248 7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国别经济

  • “印太战略”视域下大国博弈与中国应对方略

    程恩富;李静;

    “印太战略”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经拜登政府全面继承并深入细化。“印太战略”的目的在于维持美国的霸权优势,遏制中国的发展。为了推进“印太战略”,美国在安全上加强联盟体系,注重打造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对华竞争的“非对称优势”;在军事上加大军费投入,全方位推进对华“一体化威慑”,步步紧逼中国;在经济上提高对华关税,重组产业链体系,试图让地区国家与中国在经济与科技上“脱钩断链”。面对美国的全方位遏制与打压,中国必须做好全方位应对之策。

    2025年01期 No.248 10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 自由贸易与资源主权的博弈——印尼资源利用的经验与启示

    潘玥;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面临自由贸易与资源主权之间的平衡问题。印尼是资源禀赋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其资源主权政策备受关注。印尼针对镍矿、铝土矿、棕榈油、金矿等资源的利用策略,在实施出口禁令、“产业下游化”和倡议“镍矿欧佩克”等背景下尝试平衡资源主权与自由贸易、激发发展潜能并兼顾国内需求、提升附加值、参与全球贸易合作等的考量与举措,引发了如欧盟对印尼的起诉等国际反应,并对全球资源贸易产生影响。印尼的资源主权政策、实践与挑战,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也引发了对资源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在经济中占战略份额的国家,复制印尼资源利用政策的风险较大,只有在价格强劲到足以弥补政策的机会成本时,贸易保护政策才具有可行性。

    2025年01期 No.248 11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中国对外开放

  • 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对全球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张东明;李化营;

    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2014—2020年全球42个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指数,以基尼系数等指标衡量一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对数字服务贸易发展与全球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显著降低了一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可靠。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有助于降低高收入群体占有收入份额,提高中间收入群体占有收入份额;有助于降低高收入国家和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较高国家的不平等程度。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发展通过改善就业结构、技能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三条渠道影响收入不平等程度。

    2025年01期 No.248 13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研究

    王庭东;尹丽丽;

    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选用2013—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国际化深度。供应链数字化提升企业国际化深度的机制包括信息共享效应、管理效率提升效应、供需关系稳定效应以及创新驱动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前沿技术企业和国有企业、非劳动密集型和高竞争行业、东部地区以及制度质量较高的地区而言,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企业国际化倾向和国际化导向强度差异的检验发现,供应链数字化会增强企业国际化倾向,且对国际化导向强度更高的企业的国际化深度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国际化质量差异检验表明,供应链数字化使得企业实现优质国际化发展的概率高于劣质国际化发展的概率。

    2025年01期 No.248 15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青年视界

  • 澳门金融发展与经济适度多元耦合协调研究

    郑棋心;涂广建;颜至宏;

    澳门长期面临经济结构单一的挑战,推动经济适度多元成为澳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探讨金融发展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作用机理,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澳门金融发展与经济适度多元呈现显著的正向耦合效应,且耦合协调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2025年01期 No.248 174-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