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纵横

  •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99年租期”风险:由来、影响及应对

    卢光盛;马天放;

    近年来,中国部分"一带一路"投资项目陆续遭到沿线投资对象国的冲击,由于受冲击的投资项目租期长达99年,加之在域外势力的推波助澜下,该类项目被炒作为对投资对象国经济主权的侵犯,并以此挑起投资对象国的反华风波,即"99年租期"风险。"99年租期"风险不仅造成了投资对象国对中国项目的负面情绪,担忧中国的经济入侵和占领;更会极大刺激域外势力在当前阶段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论",阻碍中国正常的海外投资进程。为应对和防范"99年租期"风险,一方面要探讨该概念话语上的内涵并揭示其成因;另一方面,则要从事实层面评估相关事件,分析其对中方及投资对象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以有效处理当前危机。

    2020年01期 No.218 5-1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前景理论视域下中日韩FTA建设的动力与挑战

    金香丹;刘雅君;

    中日韩FTA谈判中,三方在"获取收益"目标下更加关注合作利益分配问题,致使协定难以取得突破。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中日韩遭受利益损失的情况下,合作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缓解来自美国的谈判压力、巩固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成为三国共同诉求",避免损失"的新合作动力逐渐形成。然而,历史分歧、政治矛盾、外部干扰等障碍性因素对中日韩FTA建设构成现实挑战,中国应从战略视角出发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谈判取得突破,日韩也应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策略。

    2020年01期 No.218 16-2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多边合作视角下中日在东盟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

    毕世鸿;屈婕;

    2018年中日两国政府共同签署《关于中日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为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东盟国家是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想对象。从多边合作的视角来看,第三方市场合作实际上是由双边的特定互惠性合作转向多边的扩散互惠性合作,双边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三边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边合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协调和协作问题,同样是中日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两类合作问题,解决恶性同质竞争及摆脱共同利益困境可以有效促进合作。中日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其重要意义,确保合作的责任意识和长远意识能有效实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持续开展。

    2020年01期 No.218 23-31+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亚太金融

  • 东亚货币合作困境分析的新视角:货币竞争与货币合作的悖论

    陆长荣;崔玉明;王越;

    为了突破传统分析框架的局限性,着眼于合作参与者的微观诉求,通过对日元单边主导、中日货币双寡头模式的案例考察后发现,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者与追随者诉求偏好间的失衡,使区域合作从推进伊始就陷入货币合作与货币竞争间的深层次悖论,最终削减了成员国参与合作进程的意愿与动机。货币竞合悖论成为阻碍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内生性因素。与此同时,在双寡头货币模式逐步确立的情况下,如何推动形成新型中日货币竞合关系或将成为破解东亚货币合作瓶颈的一个重要契机。

    2020年01期 No.218 32-43+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 金融开放与我国利率政策目标制选择——基于IS-Philips模型分析

    罗书嵘;刘义圣;

    在理论上构建包含金融开放的IS-Philips模型,求解政府利率政策的损失函数,并基于1980—2018年间的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开放对我国利率政策目标制选择的影响,进而探讨金融开放是否应纳入利率政策目标。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开放在我国宏观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应当将金融开放纳入利率政策目标选择体系中;(2)无论经济增长目标权重和折现因子如何变化,政府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仍然要把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作为主要目标,但应对金融开放和汇率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度,且对金融开放的关注度要高于对汇率的关注度。

    2020年01期 No.218 44-50+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 资本账户开放视角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

    严佳佳;林宇星;黄志刚;

    在资本账户开放视角下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在跨境资本流动冲击、房屋需求冲击、技术冲击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动会引发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波动,此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当协调配合。第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搭配会出现"政策叠加"和"政策冲突"效应,两者的协调配合不仅取决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同步程度,还会受到不同类型冲击的影响。第三,面临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和房屋需求冲击时,应该强调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在技术冲击下,政策当局使用纳入宏观审慎思想的扩展型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地平抑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波动。基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0年01期 No.218 51-61+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亚太贸易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亚太地区进口贸易的影响

    杨旭;刘祎;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亚太地区经济体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与面板平滑转移(PSTR)模型,从量与质两个维度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抑制了进口总额的增加,但推动了进口质量的相对提升。具体而言,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由低区制转入高区制,其对进口总额的负向影响程度逐渐提升,对进口质量的正向推动作用趋于增强。因此,避免经济政策频繁变动,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调整进口结构是促进进口、缓和贸易紧张局面的有力手段。

    2020年01期 No.218 62-7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国别经济

  • 美国对华高技术企业投资并购的安全审查与中国策略选择

    赵家章;丁国宁;

    本次中美贸易摩擦,贸易逆差只是表象问题,深层次是大国科技发展博弈与投资市场开放问题。美国对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进行改革,对中国互联网、信息、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企业赴美投资并购实施偏见性与针对性的安全审查,限制中国高技术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短期内造成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规模与收益下降,但是长期影响有限。

    2020年01期 No.218 71-7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 美国和日本政策助力去产能的经验借鉴

    辛灵;王大树;高鹏飞;

    通过美日两国比较研究发现,美日两国在去产能过程中采取的优先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产业创新、刺激市场需求和实施产能国际化转移等措施都收到了较好效果,对中国去产能的操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借鉴美日两国的有益经验,中国在去产能的实践中,要努力做到立足中国现实情况实施去产能、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原则、注重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有效实施并购重组、走好产能国际合作之路、注重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施策。

    2020年01期 No.218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日本农协信用合作治理与风险防控的经验借鉴

    田杰;李佩哲;彭建仿;

    运用经典的剩余控制权理论,分析日本农协内部信用合作风险防控的治理机制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农协内部信用合作治理成功的表面原因在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设计保证了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及绩效的提升;深层次原因在于,日本农协内外部治理实现了投入与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的匹配。即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支持体系和监管体系,实现了投入与控制的相匹配,而基层农协信用合作通过社员的资格认定及权利确定、总会民主治理、完善具体的治理设计有效实施剩余控制权,并通过相匹配的社员剩余索取权分配,实现了信用合作的有效运作。该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三位一体"的信用合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参考。

    2020年01期 No.218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跨国公司与亚太投资

  • 数字连接对投资发展路径理论的影响与修正:中国的经验

    郜志雄;卢进勇;

    基于1980-2018年中国FDI存量时间序列及2004-2017年31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本文在检验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适用性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连接对中国FDI发展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贸易时代IDP理论仍具有适用性,中国已进入IDP的第4阶段初期,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认为,数字连接总体上对IDP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显著的直接影响表现为负向;数字连接增大IDP曲线波动幅度和不对称性,使较平缓的曲线变为非对称的不规则曲线。

    2020年01期 No.218 96-105+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中国对外开放

  • 中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许明;张其仔;

    基于BVD-OSIRIS全球上市公司数据库,本文对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明显,但差距存在缩小趋势,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更快;中国在食品等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高于美国,在木材等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美国,在电子信息行业差距较小。不同行业类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结果显示,中美两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高技术行业;在代表性上市公司比较上,中国食品行业的代表性公司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电子信息行业和运输行业均普遍低于美国。通过对2000年、2008年、2018年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前50名上榜企业的统计发现,中国上榜企业排名波动、所属行业变化大,而美国上榜企业则保持较为稳定。

    2020年01期 No.218 106-11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 “短贷长投”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

    盛明泉;任侨;鲍群;

    "短贷长投"一直以来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核心债务问题之一,投融资期限相匹配这一基本原则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利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究了企业层面的"短贷长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研究证实,借助滚动的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的财务策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深入探究发现",短贷长投"从引发非效率投资和降低现金柔性两方面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此外,上述消极影响存在一定的企业异质性,即在国有企业、融资约束较高以及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2020年01期 No.218 116-126+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台港澳经济

  •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评估与路径选择研究

    李鸿阶;

    澳门地理位置独特,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特色城市。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按照"一国两制""澳人治澳"要求,紧紧围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目标定位,积极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与祖国内地形成更加紧密关系,经济发展自主性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实施"一国两制"成功典范。澳门应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力量,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巩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基础。

    2020年01期 No.218 127-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

    刘伟;张协奎;伍先福;

    利用大陆30个省2005-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和资本质量提升有利于对台出口技术复杂度发展,且其对加工贸易型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力更大;沟通机制通畅有利于对台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并与要素质量交互作用影响其发展;劳动力质量对沟通机制影响过程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作用于一般贸易型出口技术复杂度上,资本质量的整体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但对一般贸易型对台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负向调节效应。

    2020年01期 No.218 137-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刘有升;张培榕;

    <正>2019年12月13日,由福州大学主办,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亚太经济》编辑部等单位承办和协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天明,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叶燊,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叶灵,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等出席开幕式;葡萄牙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Alexandre Araújo、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纯东研究员作主题演讲。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等7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深入研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福州大学副校长黄志刚教授主持开幕式。张天明在致辞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判断国内外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此次会议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盛宴,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兴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2020年01期 No.218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投稿须知

    <正>《亚太经济》创刊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创办的世界经济类刊物之一。在广大作者的热心支持下,本刊始终保持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地位,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收录,在国内外拥有较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1.本刊投稿方式为:《亚太经济》杂志社和中国知网合作,正式启用线上采编系统,网址为:http://ytjj.cbpt.cnki.net,另可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平台搜索"亚太经济"进行投稿,原投稿邮箱今后不再接受投稿。

    2020年01期 No.218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 下载本期数据